第六十章 逆天命王莽做威鬥 尋白帝陳述赴北方
關燈
小
中
大
王嬿退出了大殿,回到自己寢宮。卻久久未能平靜。於陳述,她是愛的。於劉衎,她也是愛的。但是,她知道陳述一直未娶,是在等她。但是,她心中之夫,還是劉衎。如今,好不容易出來一個池宛白,連王嬿都喜歡。與其讓陳述娶她人,不如讓他娶池宛白!
而且,這池宛白身世清白。陳述日後縱然帶著行走江湖,也甚是方便。想到此,王嬿就差人往劉歆府中,叫了池宛白進宮。
池宛白,王嬿拉住池宛白之手,又開始聊起天來。王嬿不斷說著宮外的陳述,令池宛白對陳述越發的崇拜。池宛白也從中聽出,王嬿很是在乎陳述。便道:“姐姐,你若嫁與陳述為妻。我池宛白願意為妾,來服侍姐姐。”
王嬿卻又避而不答。只是時常帶著池宛白,往宮外去尋陳述。
卻說這陳述,自回長安之後。消息很快又傳開。那三舍的劉秀也是急不可待地來見陳述。在公主與池宛白沒有來的時候,陳述也出去尋找劉秀。劉秀聽著陳述脫離危險的故事,對陳述甚是尊敬,道:“陳述兄武功智慧都高。劉秀佩服。”而陳述卻明白,自己於智慧不過是平庸之輩,武功也是學地久了而已。
日子不覺又過去了一月。這才是八月,天卻忽然嚴寒了起來。陳述於府中,聽聞王莽親自到南郊,監督人制作威鬥,這威鬥,長二尺五寸,做成之後,令司命背著,意圖逆天改命。而這八月大寒,來地太極,將那赤膊做鬥的匠人百官,多有凍死凍傷。
對逆天改命一事,陳述不同。適逢王嬿又帶了池宛白過來。陳述問及此事。
王嬿也聽說了威鬥一事。終於明白父親所說“逆天改命”原來是做威鬥。卻不知其原理。
而池宛白卻道:“‘易’曰,在天成像,在地成形。子曰:卦者,掛也。這天官制作威鬥,其鬥長二尺五寸,狀如北鬥。而北鬥易,天地變。皇上制威鬥,便天命之意概如此。”
陳述道:“依你之言,能逆天改命?”
池宛白道:“制鬥之時,天地變色。足見鬥能變天命。只是如何變,卻是未知數。那死傷之人,便是異數。所以,易曰,順天者倡,逆天者亡。”
陳述道:“宛白姑娘博學,陳述佩服。”
王嬿也道:“宛白妹妹,有你在,我們可以少讀許多書。”
這池宛白被這麽一誇,羞地不再言語。王嬿見池宛白語塞,也不多作弄。繼續於陳述府上呆了一會兒,便又帶池宛白入宮了。留陳述一人於府中無事,此時天寒地凍地,也無處可去。於是又去找劉秀。
這劉秀卻早在等著陳述。見陳述來,引了進去。道:“陳述老兄,此次等你前來,是向你告辭。”
陳述道:“學業已成?”
劉秀道:“劉秀來此已學數年,略同書之大意,只是與眾生一道結業而已。”
陳述道:“學成之後,朝廷可有何職務派送?”
劉秀道:“正是朝中無閑職,而如今邊疆不寧,中原頻亂。不要說新增空缺。就是原有職位也被賊人占領了。況且,天下大亂,朝廷缺武將,而非學書之文官。是以,劉秀發現,學文之後,便無用文之地。遂決定,回南陽,種那一畝三分田了。”
陳述道:“你之志,不是‘仕官當為執金吾,娶妻當娶陰麗華’麽?回去種田,二者兼有之?”
劉秀道:“此乃理想與現實之差距。劉秀想多了而已,如今,還是回去做我的農民吧!”
說著,拉著陳述,著了家酒鋪,兩人喝了許多。陳述給了劉秀些盤纏,二人終於依依不舍地分別了。
陳述送別了劉秀,此時天也已黑。回到府中,管家卻道:“原涉將軍請你過去。”陳述打了燈籠,走到原涉府,原涉早就吩咐管家開著門等候陳述。陳述進得門來,卻見胡一刀也在府裏,見了原涉到來,胡一刀作揖道:“王爺,胡一刀還是來投奔原涉了。”
原涉道:“這都是王爺功勞,所以,遠涉特邀你來一聚,胡一刀投奔朝廷,實乃朝廷之幸,白帝門之滅指日可待。”
陳述道:“如此,的確值得慶幸。胡總管深明大義,另原涉佩服。”
胡一刀道:“我已經不是什麽胡總管了。王爺不嫌棄,就叫我胡一刀吧!”
陳述道道:“胡大哥,遵命。”
原涉道:“你既是白帝門總管,總知道白帝門許多事情。所以這剿滅白帝門一事,還望你告知,以免後顧之憂。”
胡一刀道:“這是自然,除惡務盡。這白帝門行事,從來是斬盡殺絕,胡一刀為求自保,也不得已而為之。”
陳述見胡一刀隔了這許久,終於來投原涉,心中卻有疑問,便問道:“胡大哥,這一月來,你去了哪裏?”
胡一刀道:“去了瑯琊,會見呂母,哪裏想到這呂母聚眾起義之人中,也有白帝門身影。以胡某對白帝門之了解,天下暴民,均有白帝門之人。而這白帝門,則由匈奴支持。遂來京尋陳述你。到了你府中,卻不見人,恰好原將軍也去找你。想起昔日在中山,曾見樓戶與原將軍一道,便跟了原將軍,來到原將軍府上。”
原涉道:“這也是無巧不成書,原涉正無事,想去王爺府上敘敘舊,不想就來了胡兄。真是久旱逢甘霖。”
胡一刀道:“我二人於府中商量,這白帝門之人遍布天下,所以滅白帝門一事,宜隱不宜顯。所以特找王爺來,看看是否暗中帶人,去白帝門總部,殺白帝門主。”
陳述道:“此意甚是。原將軍,依你之見,該與誰同行?”
原涉道:“我與陳遵,曾與白帝門之趙明、霍鴻相拒數月。無功而返,我二人都恨白帝門入骨。如今,不妨再請陳遵同行,四人帶一隊人馬,暗中往白帝門總部而去。”
陳述問:“陳遵現在何處?”
原涉道:“正隨伊善辦案。”
三人依舊商議完,陳述回至府中。連夜修書,叫管家待王嬿來時交予王嬿。次日天亮,便由原涉掛帥,陳遵副帥,陳述與胡一刀藏於軍中。借由討賊之名,帶了五百騎兵,五百步兵,往西而去。
這大隊人馬,所耗眾多。而如今八月大寒剛過,百物皆凍死,饑民四起而為盜。所以軍隊到處,糧食征收是個問題,每到一處,都要準備良久。官兵們見百姓流離失所,也不忍橫征暴斂,只是路過官府,要了少許補給,一路走,卻一路冷。越是饑寒交迫,動作便愈發地慢了起來。而饑民,卻越發地多了起來。原本一人半月就能到的路程,原涉的軍隊,你扶著我,我托著你,這一走,接近時已經是次年正月。
在離紫陽五裏開外,原涉下令安營紮寨,先行修養。並派使者往縣城裏去,通知縣令道:“武新王領兵往西海討賊,路徑紫陽,希紫陽縣令,準備好糧草。武新王即刻帶朝廷之兵,前來領取。”
這使者剛去一盞茶功夫。遠射下令,諸將士扔掉輜重,騎上馬,迅速開往紫陽,命一人與前敲鑼,見人便喊:“武新王帶兵往紫陽縣衙領取財物,以備討賊,閑人回避。”
路人見了官兵開來,聽了那鑼聲,紛紛避到道路兩旁,指指點點。卻說這五百騎兵迅速進程,到了縣衙,將縣衙門口堵的嚴嚴實實的,個個手中持著弓弩,門口站不下,便圍住了縣衙。步兵卻慢了點,正緩緩地從外面開來,也跟著奇兵,將縣衙圍了起來。
原涉見兵已經到地差不多了。於是帶了陳述、胡一刀、陳遵三人,下馬入內。
到了裏面,卻見大殿之上,空無一人。
原涉道:“縣令何在?”
此時卻無人回應。於是問那使者道:“你來時,可曾見有人走出去?”
那使者道:“小人送了信來之後,按將軍吩咐,在門口等候,並未見一人出來。”
原涉於是叫外面官兵進來,道:“立在中間,如有賊逃出,格殺勿論。”又指著後面幾個人道:“你們一起,逐個房間搜!”
胡一刀卻道:“不忙,我知道在哪裏。”說著,領頭走進左門,數了二十七步,示意眾人躲開,然後用腳一跺。只見地面上開出一道門來,門下卻是一溜階梯。
胡一刀用手指著樓梯,眼看著原涉,原涉會意,道:“公孫述,出來。”
裏面卻無人回答。
原涉道:“你若不出來,休怪原涉不客氣了!”
仍無人回答,於是,遠射提著刀,帶頭走下階梯。忽然,階梯裏面搜搜射出箭來。這原涉早有準備,擋了幾支箭,又一越而出。在在外面大喊道:“既然有人,快出來,不然,在下不客氣了!”
可是,裏面仍然沒有人回答。
原涉於是問胡一刀:“這地下,可有出口?”
胡一刀道:“一刀來的幾次,都不曾見有出口。”
原涉道:“那這縣衙中可有水?”
胡一刀道:“這後院,便有一口井。只是恐怕一時難以填滿這地下室。”原涉於是叫人守在那階梯門口。
出去吩咐士兵道:“逐個拆了這縣衙房間搜人,將所拆下來之木頭,都搬來地下室門口。另外,去廚房,將所有油並可燃之物都搬來。”
士兵們按吩咐做了。原涉又命人將將油澆到木頭上,點燃木頭,扔了一根到了地下室中。喊道:“你們若不出來,這地下室要麽被火堵死,要麽被木頭塞滿!”
可是,裏面仍沒有回應。
於是,又叫人扔了十根著火的下去。頓時,只見那黑暗之處,驟然亮了起來。那門口,也熊熊冒出煙來。終於,裏面冒出了慘叫聲,原涉是以停手。道:“都出來,我只要公孫述!”
靜了一會兒,只見裏面嗖嗖地竄上人來。站到了階梯上面。看見胡一刀,道:“胡總管,原來是你出賣我們。”
胡一刀見了那人,道:“原來右使也在這裏。看來,底下都是白帝門要人,這次來巧了!”
底下人聽到上面人說胡一刀出賣他們,也不再隱藏,紛紛走了出來。各自手裏拿著刀,想原涉一行人砍去。
遠射、陳遵、胡一刀、陳述等四人,分別亮出兵器。
那些從地下鉆出的人如何有心決戰,無非是想找個空子溜了。可是,正面與四人交鋒時,卻是來一個倒一個。好不容易跳出了攻擊圈,又被弓箭射中。那立於原地的,倒也相安無事。
原涉見沒人再逃了,吩咐人將束手就請那幾人綁了。問道:“下面還有沒有人?”
那幾人搖搖頭。
原涉仍然不放心,又往地下室裏扔了一堆火,帶照亮了地下室,便跳了下去。正環顧四周,卻忽然有一箭射來,原涉大呼:“不好!”那箭剛好紮到了原涉大腿,一時吃痛,不能動彈。說時遲那時快,隨著箭,有兩人拿著劍沖了出來。
上面的陳述三人也聽到了叫聲。陳述最快,一晃就入了地下室。恰見兩人攻向原涉,雙手一揮,數十支針飛了出去。
那兩人一人立刻倒下,另一人卻只是用刀格了一下,又往原涉而去。陳述趁那人頓一下的功夫,已經到了原涉邊上。
那人見邊上人被針刺倒,問道:“你是樓戶何人?”
陳述道:“徒弟。你又是何人?”
那人道:“看來遇到高手了。卻不知你劍術如何。”說著,就往陳述攻來。
陳述見那人能輕松躲開自己細針。也不敢怠慢。
只見那人出刀,出刀處,帶來陣陣冷風,這冷風卻也能削鐵如泥。而陳述之劍,揮劍時,卻行雲流水,這雲行水流處,卻斬不斷理還亂。
這一刀砍來,似電閃雷鳴。這一件擋去,卻猶如西風吹雪。
陳述劍攻,如疾風驟雨,密不透風。而那人刀來,如長虹貫日,似千軍萬馬。
二人正鬥在一處。陳遵也跳將來下來,見原涉受傷,於是扯下一塊布,沿著箭創處,饒著腿,將原涉的腿包紮了起來。包紮好之後,又叫原涉咬緊牙關,一提氣,將箭拔了出來。那創口迅速被布包裹,湧出的血於是也快速止住了。
陳遵拔了箭,又用力包紮好原涉傷口之後。只見陳述手中劍,如飛龍一般,向那人飛去。而那人的刀,卻如破布一樣,被剁成幾段,虎口也震出血來。陳述上前,劍指其頸。那人由是立在那裏,不敢動彈。
胡一刀在外面等了一會兒,不見三人上來,於是也跳將下去。卻見陳述拿劍指著一個人。那人見了胡一刀,道:“胡總管,好久不見。”
胡一刀拱手作揖道:“順昌老友,好久不見。”
順昌道:“沒想到,左右護法所言非虛,是你胡一刀會出賣白帝門。枉門主如此信任你。”
胡一刀道:“門主現在何處?”
順昌道:“帶了左護法,前往匈奴治傷去了。至今未回。”
陳述道:“匈奴人騎馬吃肉,連文字都沒有。如何有醫術可以治療左護法之手?”
順昌道:“你們有所不知,這匈奴之外,再往西萬裏之外。有一帝國,其國之盛,遠勝文景之時,兵強馬壯,武器精良;醫能剖腹開腦,通經接骨;文倡坐而論道,其俗,不同於中原。只是其道遙遠,與中原不通。而右護法因左護法之手,聽聞西方有此國家,便哀求門主送至匈奴,借道匈奴往西而去。”
陳述道:“西去萬裏,遙遠至極,其手,不腐爛麽?”
順昌道:“左護法之手,已由良醫接好,當能存活,只是靜脈不通,不能使用。”
陳述聽了左護法為手西行,心中有些愧意,道:“都是陳述不好,好端端廢了她一只手。”
順昌道:“你就是陳述?”
陳述點頭道:“正是在下。”
順昌道:“敗於你手,我死而無憾。”忽然,徒手去搶陳述手中劍。陳述本能地回避。而順暢卻握住劍身,一劍自刎。陳述看著那飄出的紅色的血,飛濺在空中,劃出一道道弧線來。順昌臉上,流露出一股不可思議的笑容來。眼角也帶著微笑。
胡一刀見順暢自刎,陳述呆在那裏,道:“王爺,這順昌乃白帝門四大高手之一。心甚傲,寧自殺而不願被殺。此其志也。”
陳述見順昌倒在地上,頸部還在往外淌著血,此時,已經有些抽搐了起來。不知如何作答。
胡一刀道:“我們上去吧!”說著,去幫陳遵扶著原涉,爬山了階梯。
階梯之上,那被俘之人。見四人爬了上來。知道下面兩個必定已經死亡。也是無奈。
眾人見原涉受了傷,此時天氣又冷,聽聞公孫述送左右護法北上匈奴。此時應在匈奴。於是商議道:“這公孫述已被證實是白帝門主,如今紫陽窩被端了。消息肯定外傳,其於匈奴若不歸,無法抓他。不若讓朝廷通過外交手段,令其押公孫述回國審判。”
商議及此,一邊拍快馬回京報道。一邊,留陳遵守在紫陽。陳述與胡一刀,帶了一批馬車,一個車夫,護著原涉,由原道回京城。回京著一路,卻比來時更加慢,因路邊饑民增多。而官吏又橫征暴斂,致使盜賊也多了起來。
陳述一行,因為沒了不對隨行,所到之處,官府愛理不理。所幸青班分舵,也已經發展地不錯,只是這青班,也是窮班。陳述一行,半饑半飽地,熬了月餘,終於熬到了長安。
原涉在馬車上呆了一個月,箭創也好地差不多了。回到京城,讓胡一刀去伊善處報到,自己與陳述一並去朝廷匯報。
到了大殿,卻見王莽正在發怒。道:“大司馬允費為荊州牧,緝盜不利,反為盜求利,此等反國之舉。當免其官。”只見太監上前,將允費押了下去。”
原涉見此,不敢言語。而陳述因路上所聞,也有話說。
王莽庭議畢,問及原涉與陳述此行情況時。陳述將之前事逐一匯報。道:“陳述所經之地,百姓饑而縣官肥。道問百姓,都說‘天下吏以不得奉祿,並為奸利,郡尹縣宰家累千金’。此乃亂國之舉,望朝廷議之。”
王莽聽了,道:“此事,朝廷早有耳聞。只是國庫空虛,天下吏俸祿難以繼續。朝廷也沒辦法。此時,還由大臣國師及諸儒詳細計議。至於公孫述一事,朕已差人交涉。陳述,原涉,二位一路辛苦,先行退下休息。”
陳述因許久沒有回京,一直未能見王嬿。得了王莽命令,就退了下去。回到府中,王嬿與池宛白卻又早在那裏。
池宛白見了陳述,上前叫道:“王爺,你回來了。”
王嬿看了陳述,道:“如何又瘦了些。”
陳述道:“這西行,一路來回風餐露宿,自然會瘦。”
池宛白道:“原來行軍如此幸苦,王爺日後不要再走了。”
陳述看著池宛白,放大了聲音道:“你有所不知,民間百姓疾苦之狀,如何是辛苦二字能說?陳述一路行來,這凍死餓死無數,而陳述只是瘦了一點,不礙事。”
池宛白低頭道:“對不起,我沒有出過長安。不知民間疾苦。”說著,不禁留下淚來。
王嬿見狀,道:“傻妹妹,陳述哪裏有批評你之意了?陳述,快將妹妹眼淚擦了,不要讓他傷心。”
陳述伸手抹去池宛白眼角道淚水,輕聲道:“我不是怪你。只是,見那慘狀,想起陳述兒時,有所感觸。”
池宛白道:“是宛白不知民間疾苦,是宛白知錯。”說著,又低下頭來。
陳述道:“不關你事。”池宛白靠向了陳述,陳述看著王嬿。王嬿示意陳述不要傷人之心。陳述於是借了肩膀給池宛白。
王嬿道:“你此去可有驚險?”
陳述於是說了道紫陽圍攻白帝門一事。那池宛白,靠著陳述聽地入神。而王嬿聽完,道:“可惜了公孫述不在白帝門。”
陳述道:“據說還在降奴。不知是否已經押回來了?”
王嬿道:“這降奴鑄造假幣,擾亂中原市場。白帝門又是其資助,又如何輕易送回?我看,我們還是親往降奴,去抓公孫述。”
陳述道:“可是,這公孫述是何模樣,我們也不知道。”
王嬿道:“胡一刀知道,叫畫室畫一張像便可。”
池宛白聽王嬿說要去匈奴。從陳述肩膀起來,道:“姐姐與王爺要去匈奴,宛白能不能跟隨?”
陳述道:“去匈奴可不是玩,你不能去。”
王嬿卻道:“他想去就去吧!成日於宮中,悶地慌。”
池宛白聽王嬿同意他去,喜道:“宛白不知民間疾苦,如今,你們二位要往匈奴,希望帶上宛白,好讓宛白也可知道外面世界。”
王嬿對陳述道:“帶上也無妨。以你我之能,還保護不了一個池宛白?況且,帶著,還可以與我做個伴,老是跟你一個男人走,我也覺得挺無聊的。”
陳述對王嬿所言,一向不願拒絕。於是也就隨王嬿安排了。
三人準備了行囊,要了要了匹馬車,多準備了細軟。往北行去。旅途,因有池宛白在,王嬿也不願意快馬加鞭,只是一路上,都找青班分部歇息,留下細軟,買些供給。一路又從青班打聽,可有見過公孫述,以及朝廷消息。
這所經之處,令池宛白觸目驚心,流民慘狀,無法描述。池宛白路上受了打擊,道:“我讀過司馬遷之《史記》,上面有說‘易子而食’,看這流民慘狀,雖司馬遷再生,也不能描述。”
陳述道:“大饑之下,易子而食,那子不過是鍋中之肉,何其悲慘。”
池宛白道:“可是長安,卻與這外面完全不同。”
陳述道:“昔日劉伯升報皇上,說民有怨。而八大風使所言,都說民俗一,百姓和。皇上信使者,而不信伯升。是其心欲使百姓安。然天不遂人願,皇上之政出,到江湖便改。而官員欺上瞞下,是以皇上難知,朝廷難知。長安也不知。”
池宛白道:“如今,我是明白了。”三人一路走著,行至五原。卻青班有人來報,說瑯琊有赤眉軍起,而有曾見公孫述與赤眉軍首領一道出現。
陳述想起胡一刀說過,這瑯琊呂母賊中,也有白帝門之人。如今這赤眉中卻也有,欲打道前往瑯琊,卻聞得全國饑荒,盜賊四起。又三邊戰亂,而旱蝗也臨。此時,青班之人也少了起來。沒了生計,紛紛加入各路盜賊,幹起那打家劫舍的勾搭。
陳述帶著池宛白,路上無法自由行動。加上天下大亂在即,餓殍遍野,於外也不安全。便決定先將池宛白送還長安。
哪裏想到了長安,卻又聽得王莽家中有變。皇孫伏法,大將軍常侍因罪自殺。此時,長安之中,也是人心惶惶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而且,這池宛白身世清白。陳述日後縱然帶著行走江湖,也甚是方便。想到此,王嬿就差人往劉歆府中,叫了池宛白進宮。
池宛白,王嬿拉住池宛白之手,又開始聊起天來。王嬿不斷說著宮外的陳述,令池宛白對陳述越發的崇拜。池宛白也從中聽出,王嬿很是在乎陳述。便道:“姐姐,你若嫁與陳述為妻。我池宛白願意為妾,來服侍姐姐。”
王嬿卻又避而不答。只是時常帶著池宛白,往宮外去尋陳述。
卻說這陳述,自回長安之後。消息很快又傳開。那三舍的劉秀也是急不可待地來見陳述。在公主與池宛白沒有來的時候,陳述也出去尋找劉秀。劉秀聽著陳述脫離危險的故事,對陳述甚是尊敬,道:“陳述兄武功智慧都高。劉秀佩服。”而陳述卻明白,自己於智慧不過是平庸之輩,武功也是學地久了而已。
日子不覺又過去了一月。這才是八月,天卻忽然嚴寒了起來。陳述於府中,聽聞王莽親自到南郊,監督人制作威鬥,這威鬥,長二尺五寸,做成之後,令司命背著,意圖逆天改命。而這八月大寒,來地太極,將那赤膊做鬥的匠人百官,多有凍死凍傷。
對逆天改命一事,陳述不同。適逢王嬿又帶了池宛白過來。陳述問及此事。
王嬿也聽說了威鬥一事。終於明白父親所說“逆天改命”原來是做威鬥。卻不知其原理。
而池宛白卻道:“‘易’曰,在天成像,在地成形。子曰:卦者,掛也。這天官制作威鬥,其鬥長二尺五寸,狀如北鬥。而北鬥易,天地變。皇上制威鬥,便天命之意概如此。”
陳述道:“依你之言,能逆天改命?”
池宛白道:“制鬥之時,天地變色。足見鬥能變天命。只是如何變,卻是未知數。那死傷之人,便是異數。所以,易曰,順天者倡,逆天者亡。”
陳述道:“宛白姑娘博學,陳述佩服。”
王嬿也道:“宛白妹妹,有你在,我們可以少讀許多書。”
這池宛白被這麽一誇,羞地不再言語。王嬿見池宛白語塞,也不多作弄。繼續於陳述府上呆了一會兒,便又帶池宛白入宮了。留陳述一人於府中無事,此時天寒地凍地,也無處可去。於是又去找劉秀。
這劉秀卻早在等著陳述。見陳述來,引了進去。道:“陳述老兄,此次等你前來,是向你告辭。”
陳述道:“學業已成?”
劉秀道:“劉秀來此已學數年,略同書之大意,只是與眾生一道結業而已。”
陳述道:“學成之後,朝廷可有何職務派送?”
劉秀道:“正是朝中無閑職,而如今邊疆不寧,中原頻亂。不要說新增空缺。就是原有職位也被賊人占領了。況且,天下大亂,朝廷缺武將,而非學書之文官。是以,劉秀發現,學文之後,便無用文之地。遂決定,回南陽,種那一畝三分田了。”
陳述道:“你之志,不是‘仕官當為執金吾,娶妻當娶陰麗華’麽?回去種田,二者兼有之?”
劉秀道:“此乃理想與現實之差距。劉秀想多了而已,如今,還是回去做我的農民吧!”
說著,拉著陳述,著了家酒鋪,兩人喝了許多。陳述給了劉秀些盤纏,二人終於依依不舍地分別了。
陳述送別了劉秀,此時天也已黑。回到府中,管家卻道:“原涉將軍請你過去。”陳述打了燈籠,走到原涉府,原涉早就吩咐管家開著門等候陳述。陳述進得門來,卻見胡一刀也在府裏,見了原涉到來,胡一刀作揖道:“王爺,胡一刀還是來投奔原涉了。”
原涉道:“這都是王爺功勞,所以,遠涉特邀你來一聚,胡一刀投奔朝廷,實乃朝廷之幸,白帝門之滅指日可待。”
陳述道:“如此,的確值得慶幸。胡總管深明大義,另原涉佩服。”
胡一刀道:“我已經不是什麽胡總管了。王爺不嫌棄,就叫我胡一刀吧!”
陳述道道:“胡大哥,遵命。”
原涉道:“你既是白帝門總管,總知道白帝門許多事情。所以這剿滅白帝門一事,還望你告知,以免後顧之憂。”
胡一刀道:“這是自然,除惡務盡。這白帝門行事,從來是斬盡殺絕,胡一刀為求自保,也不得已而為之。”
陳述見胡一刀隔了這許久,終於來投原涉,心中卻有疑問,便問道:“胡大哥,這一月來,你去了哪裏?”
胡一刀道:“去了瑯琊,會見呂母,哪裏想到這呂母聚眾起義之人中,也有白帝門身影。以胡某對白帝門之了解,天下暴民,均有白帝門之人。而這白帝門,則由匈奴支持。遂來京尋陳述你。到了你府中,卻不見人,恰好原將軍也去找你。想起昔日在中山,曾見樓戶與原將軍一道,便跟了原將軍,來到原將軍府上。”
原涉道:“這也是無巧不成書,原涉正無事,想去王爺府上敘敘舊,不想就來了胡兄。真是久旱逢甘霖。”
胡一刀道:“我二人於府中商量,這白帝門之人遍布天下,所以滅白帝門一事,宜隱不宜顯。所以特找王爺來,看看是否暗中帶人,去白帝門總部,殺白帝門主。”
陳述道:“此意甚是。原將軍,依你之見,該與誰同行?”
原涉道:“我與陳遵,曾與白帝門之趙明、霍鴻相拒數月。無功而返,我二人都恨白帝門入骨。如今,不妨再請陳遵同行,四人帶一隊人馬,暗中往白帝門總部而去。”
陳述問:“陳遵現在何處?”
原涉道:“正隨伊善辦案。”
三人依舊商議完,陳述回至府中。連夜修書,叫管家待王嬿來時交予王嬿。次日天亮,便由原涉掛帥,陳遵副帥,陳述與胡一刀藏於軍中。借由討賊之名,帶了五百騎兵,五百步兵,往西而去。
這大隊人馬,所耗眾多。而如今八月大寒剛過,百物皆凍死,饑民四起而為盜。所以軍隊到處,糧食征收是個問題,每到一處,都要準備良久。官兵們見百姓流離失所,也不忍橫征暴斂,只是路過官府,要了少許補給,一路走,卻一路冷。越是饑寒交迫,動作便愈發地慢了起來。而饑民,卻越發地多了起來。原本一人半月就能到的路程,原涉的軍隊,你扶著我,我托著你,這一走,接近時已經是次年正月。
在離紫陽五裏開外,原涉下令安營紮寨,先行修養。並派使者往縣城裏去,通知縣令道:“武新王領兵往西海討賊,路徑紫陽,希紫陽縣令,準備好糧草。武新王即刻帶朝廷之兵,前來領取。”
這使者剛去一盞茶功夫。遠射下令,諸將士扔掉輜重,騎上馬,迅速開往紫陽,命一人與前敲鑼,見人便喊:“武新王帶兵往紫陽縣衙領取財物,以備討賊,閑人回避。”
路人見了官兵開來,聽了那鑼聲,紛紛避到道路兩旁,指指點點。卻說這五百騎兵迅速進程,到了縣衙,將縣衙門口堵的嚴嚴實實的,個個手中持著弓弩,門口站不下,便圍住了縣衙。步兵卻慢了點,正緩緩地從外面開來,也跟著奇兵,將縣衙圍了起來。
原涉見兵已經到地差不多了。於是帶了陳述、胡一刀、陳遵三人,下馬入內。
到了裏面,卻見大殿之上,空無一人。
原涉道:“縣令何在?”
此時卻無人回應。於是問那使者道:“你來時,可曾見有人走出去?”
那使者道:“小人送了信來之後,按將軍吩咐,在門口等候,並未見一人出來。”
原涉於是叫外面官兵進來,道:“立在中間,如有賊逃出,格殺勿論。”又指著後面幾個人道:“你們一起,逐個房間搜!”
胡一刀卻道:“不忙,我知道在哪裏。”說著,領頭走進左門,數了二十七步,示意眾人躲開,然後用腳一跺。只見地面上開出一道門來,門下卻是一溜階梯。
胡一刀用手指著樓梯,眼看著原涉,原涉會意,道:“公孫述,出來。”
裏面卻無人回答。
原涉道:“你若不出來,休怪原涉不客氣了!”
仍無人回答,於是,遠射提著刀,帶頭走下階梯。忽然,階梯裏面搜搜射出箭來。這原涉早有準備,擋了幾支箭,又一越而出。在在外面大喊道:“既然有人,快出來,不然,在下不客氣了!”
可是,裏面仍然沒有人回答。
原涉於是問胡一刀:“這地下,可有出口?”
胡一刀道:“一刀來的幾次,都不曾見有出口。”
原涉道:“那這縣衙中可有水?”
胡一刀道:“這後院,便有一口井。只是恐怕一時難以填滿這地下室。”原涉於是叫人守在那階梯門口。
出去吩咐士兵道:“逐個拆了這縣衙房間搜人,將所拆下來之木頭,都搬來地下室門口。另外,去廚房,將所有油並可燃之物都搬來。”
士兵們按吩咐做了。原涉又命人將將油澆到木頭上,點燃木頭,扔了一根到了地下室中。喊道:“你們若不出來,這地下室要麽被火堵死,要麽被木頭塞滿!”
可是,裏面仍沒有回應。
於是,又叫人扔了十根著火的下去。頓時,只見那黑暗之處,驟然亮了起來。那門口,也熊熊冒出煙來。終於,裏面冒出了慘叫聲,原涉是以停手。道:“都出來,我只要公孫述!”
靜了一會兒,只見裏面嗖嗖地竄上人來。站到了階梯上面。看見胡一刀,道:“胡總管,原來是你出賣我們。”
胡一刀見了那人,道:“原來右使也在這裏。看來,底下都是白帝門要人,這次來巧了!”
底下人聽到上面人說胡一刀出賣他們,也不再隱藏,紛紛走了出來。各自手裏拿著刀,想原涉一行人砍去。
遠射、陳遵、胡一刀、陳述等四人,分別亮出兵器。
那些從地下鉆出的人如何有心決戰,無非是想找個空子溜了。可是,正面與四人交鋒時,卻是來一個倒一個。好不容易跳出了攻擊圈,又被弓箭射中。那立於原地的,倒也相安無事。
原涉見沒人再逃了,吩咐人將束手就請那幾人綁了。問道:“下面還有沒有人?”
那幾人搖搖頭。
原涉仍然不放心,又往地下室裏扔了一堆火,帶照亮了地下室,便跳了下去。正環顧四周,卻忽然有一箭射來,原涉大呼:“不好!”那箭剛好紮到了原涉大腿,一時吃痛,不能動彈。說時遲那時快,隨著箭,有兩人拿著劍沖了出來。
上面的陳述三人也聽到了叫聲。陳述最快,一晃就入了地下室。恰見兩人攻向原涉,雙手一揮,數十支針飛了出去。
那兩人一人立刻倒下,另一人卻只是用刀格了一下,又往原涉而去。陳述趁那人頓一下的功夫,已經到了原涉邊上。
那人見邊上人被針刺倒,問道:“你是樓戶何人?”
陳述道:“徒弟。你又是何人?”
那人道:“看來遇到高手了。卻不知你劍術如何。”說著,就往陳述攻來。
陳述見那人能輕松躲開自己細針。也不敢怠慢。
只見那人出刀,出刀處,帶來陣陣冷風,這冷風卻也能削鐵如泥。而陳述之劍,揮劍時,卻行雲流水,這雲行水流處,卻斬不斷理還亂。
這一刀砍來,似電閃雷鳴。這一件擋去,卻猶如西風吹雪。
陳述劍攻,如疾風驟雨,密不透風。而那人刀來,如長虹貫日,似千軍萬馬。
二人正鬥在一處。陳遵也跳將來下來,見原涉受傷,於是扯下一塊布,沿著箭創處,饒著腿,將原涉的腿包紮了起來。包紮好之後,又叫原涉咬緊牙關,一提氣,將箭拔了出來。那創口迅速被布包裹,湧出的血於是也快速止住了。
陳遵拔了箭,又用力包紮好原涉傷口之後。只見陳述手中劍,如飛龍一般,向那人飛去。而那人的刀,卻如破布一樣,被剁成幾段,虎口也震出血來。陳述上前,劍指其頸。那人由是立在那裏,不敢動彈。
胡一刀在外面等了一會兒,不見三人上來,於是也跳將下去。卻見陳述拿劍指著一個人。那人見了胡一刀,道:“胡總管,好久不見。”
胡一刀拱手作揖道:“順昌老友,好久不見。”
順昌道:“沒想到,左右護法所言非虛,是你胡一刀會出賣白帝門。枉門主如此信任你。”
胡一刀道:“門主現在何處?”
順昌道:“帶了左護法,前往匈奴治傷去了。至今未回。”
陳述道:“匈奴人騎馬吃肉,連文字都沒有。如何有醫術可以治療左護法之手?”
順昌道:“你們有所不知,這匈奴之外,再往西萬裏之外。有一帝國,其國之盛,遠勝文景之時,兵強馬壯,武器精良;醫能剖腹開腦,通經接骨;文倡坐而論道,其俗,不同於中原。只是其道遙遠,與中原不通。而右護法因左護法之手,聽聞西方有此國家,便哀求門主送至匈奴,借道匈奴往西而去。”
陳述道:“西去萬裏,遙遠至極,其手,不腐爛麽?”
順昌道:“左護法之手,已由良醫接好,當能存活,只是靜脈不通,不能使用。”
陳述聽了左護法為手西行,心中有些愧意,道:“都是陳述不好,好端端廢了她一只手。”
順昌道:“你就是陳述?”
陳述點頭道:“正是在下。”
順昌道:“敗於你手,我死而無憾。”忽然,徒手去搶陳述手中劍。陳述本能地回避。而順暢卻握住劍身,一劍自刎。陳述看著那飄出的紅色的血,飛濺在空中,劃出一道道弧線來。順昌臉上,流露出一股不可思議的笑容來。眼角也帶著微笑。
胡一刀見順暢自刎,陳述呆在那裏,道:“王爺,這順昌乃白帝門四大高手之一。心甚傲,寧自殺而不願被殺。此其志也。”
陳述見順昌倒在地上,頸部還在往外淌著血,此時,已經有些抽搐了起來。不知如何作答。
胡一刀道:“我們上去吧!”說著,去幫陳遵扶著原涉,爬山了階梯。
階梯之上,那被俘之人。見四人爬了上來。知道下面兩個必定已經死亡。也是無奈。
眾人見原涉受了傷,此時天氣又冷,聽聞公孫述送左右護法北上匈奴。此時應在匈奴。於是商議道:“這公孫述已被證實是白帝門主,如今紫陽窩被端了。消息肯定外傳,其於匈奴若不歸,無法抓他。不若讓朝廷通過外交手段,令其押公孫述回國審判。”
商議及此,一邊拍快馬回京報道。一邊,留陳遵守在紫陽。陳述與胡一刀,帶了一批馬車,一個車夫,護著原涉,由原道回京城。回京著一路,卻比來時更加慢,因路邊饑民增多。而官吏又橫征暴斂,致使盜賊也多了起來。
陳述一行,因為沒了不對隨行,所到之處,官府愛理不理。所幸青班分舵,也已經發展地不錯,只是這青班,也是窮班。陳述一行,半饑半飽地,熬了月餘,終於熬到了長安。
原涉在馬車上呆了一個月,箭創也好地差不多了。回到京城,讓胡一刀去伊善處報到,自己與陳述一並去朝廷匯報。
到了大殿,卻見王莽正在發怒。道:“大司馬允費為荊州牧,緝盜不利,反為盜求利,此等反國之舉。當免其官。”只見太監上前,將允費押了下去。”
原涉見此,不敢言語。而陳述因路上所聞,也有話說。
王莽庭議畢,問及原涉與陳述此行情況時。陳述將之前事逐一匯報。道:“陳述所經之地,百姓饑而縣官肥。道問百姓,都說‘天下吏以不得奉祿,並為奸利,郡尹縣宰家累千金’。此乃亂國之舉,望朝廷議之。”
王莽聽了,道:“此事,朝廷早有耳聞。只是國庫空虛,天下吏俸祿難以繼續。朝廷也沒辦法。此時,還由大臣國師及諸儒詳細計議。至於公孫述一事,朕已差人交涉。陳述,原涉,二位一路辛苦,先行退下休息。”
陳述因許久沒有回京,一直未能見王嬿。得了王莽命令,就退了下去。回到府中,王嬿與池宛白卻又早在那裏。
池宛白見了陳述,上前叫道:“王爺,你回來了。”
王嬿看了陳述,道:“如何又瘦了些。”
陳述道:“這西行,一路來回風餐露宿,自然會瘦。”
池宛白道:“原來行軍如此幸苦,王爺日後不要再走了。”
陳述看著池宛白,放大了聲音道:“你有所不知,民間百姓疾苦之狀,如何是辛苦二字能說?陳述一路行來,這凍死餓死無數,而陳述只是瘦了一點,不礙事。”
池宛白低頭道:“對不起,我沒有出過長安。不知民間疾苦。”說著,不禁留下淚來。
王嬿見狀,道:“傻妹妹,陳述哪裏有批評你之意了?陳述,快將妹妹眼淚擦了,不要讓他傷心。”
陳述伸手抹去池宛白眼角道淚水,輕聲道:“我不是怪你。只是,見那慘狀,想起陳述兒時,有所感觸。”
池宛白道:“是宛白不知民間疾苦,是宛白知錯。”說著,又低下頭來。
陳述道:“不關你事。”池宛白靠向了陳述,陳述看著王嬿。王嬿示意陳述不要傷人之心。陳述於是借了肩膀給池宛白。
王嬿道:“你此去可有驚險?”
陳述於是說了道紫陽圍攻白帝門一事。那池宛白,靠著陳述聽地入神。而王嬿聽完,道:“可惜了公孫述不在白帝門。”
陳述道:“據說還在降奴。不知是否已經押回來了?”
王嬿道:“這降奴鑄造假幣,擾亂中原市場。白帝門又是其資助,又如何輕易送回?我看,我們還是親往降奴,去抓公孫述。”
陳述道:“可是,這公孫述是何模樣,我們也不知道。”
王嬿道:“胡一刀知道,叫畫室畫一張像便可。”
池宛白聽王嬿說要去匈奴。從陳述肩膀起來,道:“姐姐與王爺要去匈奴,宛白能不能跟隨?”
陳述道:“去匈奴可不是玩,你不能去。”
王嬿卻道:“他想去就去吧!成日於宮中,悶地慌。”
池宛白聽王嬿同意他去,喜道:“宛白不知民間疾苦,如今,你們二位要往匈奴,希望帶上宛白,好讓宛白也可知道外面世界。”
王嬿對陳述道:“帶上也無妨。以你我之能,還保護不了一個池宛白?況且,帶著,還可以與我做個伴,老是跟你一個男人走,我也覺得挺無聊的。”
陳述對王嬿所言,一向不願拒絕。於是也就隨王嬿安排了。
三人準備了行囊,要了要了匹馬車,多準備了細軟。往北行去。旅途,因有池宛白在,王嬿也不願意快馬加鞭,只是一路上,都找青班分部歇息,留下細軟,買些供給。一路又從青班打聽,可有見過公孫述,以及朝廷消息。
這所經之處,令池宛白觸目驚心,流民慘狀,無法描述。池宛白路上受了打擊,道:“我讀過司馬遷之《史記》,上面有說‘易子而食’,看這流民慘狀,雖司馬遷再生,也不能描述。”
陳述道:“大饑之下,易子而食,那子不過是鍋中之肉,何其悲慘。”
池宛白道:“可是長安,卻與這外面完全不同。”
陳述道:“昔日劉伯升報皇上,說民有怨。而八大風使所言,都說民俗一,百姓和。皇上信使者,而不信伯升。是其心欲使百姓安。然天不遂人願,皇上之政出,到江湖便改。而官員欺上瞞下,是以皇上難知,朝廷難知。長安也不知。”
池宛白道:“如今,我是明白了。”三人一路走著,行至五原。卻青班有人來報,說瑯琊有赤眉軍起,而有曾見公孫述與赤眉軍首領一道出現。
陳述想起胡一刀說過,這瑯琊呂母賊中,也有白帝門之人。如今這赤眉中卻也有,欲打道前往瑯琊,卻聞得全國饑荒,盜賊四起。又三邊戰亂,而旱蝗也臨。此時,青班之人也少了起來。沒了生計,紛紛加入各路盜賊,幹起那打家劫舍的勾搭。
陳述帶著池宛白,路上無法自由行動。加上天下大亂在即,餓殍遍野,於外也不安全。便決定先將池宛白送還長安。
哪裏想到了長安,卻又聽得王莽家中有變。皇孫伏法,大將軍常侍因罪自殺。此時,長安之中,也是人心惶惶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